一、墨西哥加收關稅
對跨境賣家來說,一年到頭,除了選品、營銷、物流等工作,關稅政策也是每日必定關心的內容。
最近,墨西哥稅務管理局(SAT)發布了新的稅收政策,從明年1月1日起,所有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產品的外國企業都需繳納16%的增值稅(VAT),個別商品例外,如食品、書籍。
墨西哥對進口商品加收增值稅 圖源:tbaglobal
具體來說,根據墨西哥海外居民制度,任何在墨西哥使用倉儲服務,即從墨西哥本土發貨的外國企業都必須注冊增值稅,例如使用亞馬遜FBA的跨境賣家。若經營企業在墨西哥未設立實體,則須指定本土代理商進行注冊,申請增值稅號(RFC)。
目前,在墨西哥開展業務的一些主流跨境平臺已經出臺相應的稅收規則。亞馬遜表示,使用FBA的賣家必須上傳有效的RFC編號,才能正常使用該服務,其他賣家則不受影響,也無需提供RFC編號。但提供了RFC編號的賣家,平臺將代其預扣16%的增值稅,沒有提供RFC編號的賣家,平臺將代其預扣20%的所得稅和16%的增值稅。
亞馬遜代扣稅款政策 圖源:tbaglobal
Shein的規則相對靈活,對沒有提供RFC編號的賣家,平臺將代扣稅款;對提供了RFC編號的賣家,平臺將不會代扣稅款,而是賣家在申報過程中直接向SAT繳納稅款。
Temu的規則較為嚴格,任何面向墨西哥銷售的賣家都必須提供有效的RFC編號,平臺將根據庫存發貨情況來驗證賣家的稅收注冊情況,如果驗證失敗,則庫存失效,停止發貨。此后每月,平臺都會重新驗證RFC注冊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平臺代扣稅款,賣家也需要每月向SAT提交增值稅申報表,以確保賣家的納稅情況正常。
二、稅收優惠即將退場
除了墨西哥,今年以來,還有不少市場都傳出向跨境電商企業加稅的消息。對跨境賣家來說,未來,稅收優惠、小額豁免等政策或許都將成為過去式。
比如與墨西哥鄰近的巴西,今年上半年,巴西政府就已經開始商議取消50美元以下的進口小包裹免稅政策,8月開始,免稅政策正式取消。
巴西取消小包裹免稅政策 圖源:uol
東南亞市場里,馬來西亞早早對進口商品關稅政策下手,從2024年1月1日起,所有在電商平臺銷售并進口到馬來西亞境內的低價值商品(低于500令吉),都要被征收10%的低價商品稅。
7月起,泰國也采取了相同舉動,對所有通過郵寄發送的進口貨物,申報單件商品的成本、保險和運費(即CIF價格)低于1500泰銖的,征收7%的增值稅。再往后,越南政府也出臺了類似政策。10月,越南副總理兼財務部部長胡德福在國會會議上宣布,將取消從電商平臺進口的價值低于100萬越南盾商品的免稅政策。
越南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 圖源:tuoitre
可以說,全面征稅已經逐漸成為各大市場主體的發展趨勢。對跨境賣家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信號,未來稅收優惠逐漸消失,價格上漲或許將導致消費者購買意愿降低,進而影響賣家的銷售業績。
但同樣需要明確的是,無論關稅政策如何變化,最終吸引消費者的依然還是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