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量暴跌
很快,亞馬遜2025年的Prime Day就要重磅來襲。然而,在這場重量級大促即將拉開帷幕之際,不少亞馬遜賣家的心情卻和坐上了過山車一樣,七上八下。
近日,許多亞馬遜賣家反饋稱,在Prime Day大促前夕跨境行業有點冷清,不少店鋪單量在近一個月時間里都處于下跌的狀態。賣家不禁發出疑問:“這個月單量連跌,每天看著這數據,心都涼了半截,美國人難道都不買東西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和賣家交流群里,類似的吐槽聲音并不少。
“不敢睜開眼,希望是我的幻覺。一睜眼單量比平時少了差不多一半,這是認真的嗎?”
“辛辛苦苦賣三萬,廣告五萬……”
賣家發帖吐槽單量?圖源:小紅書
不僅如此,有賣家曬出單量掛零的后臺截圖,很是心酸。甚至還有賣家剛剛完成備貨,滿心期待著大促能帶來豐厚回報,卻沒想到單量不升反降,直至周日完全歸零,“廣告銷售成本蹭蹭往上漲,銷量卻一跌再跌,每天打開后臺看訂單,都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氣,6月的銷量差到讓人懷疑人生。”
按照以往的慣例,在亞馬遜Prime Day大促前后,單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其實是較為常見的市場現象。在大促來臨前,消費者往往會持幣觀望,壓抑自身的購買欲望,等待大促期間以更優惠的價格購入心儀商品。這種消費心理導致了市場需求在大促前夕出現短暫的“真空期”,進而使得賣家的單量受到影響。
然而,今年的情況似乎更加不理想,這不得不讓賣家們心生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今年大促前夕的單量下跌如此猛烈,超出了正常的波動范圍?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亞馬遜去年的春季大促,市場反饋不如預期般熱烈,大量賣家陷入了單量下滑的困境。難道說,一直以來被寄予爆單希望的七月會員日大促也要讓賣家失望了嗎?
亞馬遜春促遇冷?圖源:知無不言
二、打起精神備戰大促
客觀來看,大促前夕單量暴跌倒也未必就是亞馬遜的鍋,緣由可不止一個,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各大電商巨頭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內爭著搶著瓜分有限的流量。
當亞馬遜宣布2025年Prime Day定檔于7月8日-11日時,跨境電商戰場已硝煙四起。Temu于6月29日率先開啟“Temu Week”,持續至7月19日,覆蓋85折、8折、7折三檔促銷。TikTok Shop美區年中大促定檔7月7日至19日,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則在6月24日-6月30日期間開啟狂歡。沃爾瑪不甘落后,宣布7月8日至13日連推6天大促,對標亞馬遜并向全用戶開放,同時Walmart +會員還可享受專屬提前購。
年中大促正式定檔?圖源:TikTok Shop跨境電商
從競爭對手們的開始日期和持續時間來看,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搶奪亞馬遜的流量。除了來自競爭對手的前后夾擊,亞馬遜近段時間以來的平臺政策調整也對賣家單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優惠券新政的實施,給賣家的促銷策略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新政之前,賣家使用優惠券進行促銷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手段。然而,新政實施后,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政策要求每張優惠券賣家需預5美元,另外還要收取銷售額2.5%的附加費,這與原有的傭金疊加在一起,使得單筆促銷成本大幅增加。
優惠券新規?圖源:sellercentral.amazon
面對如此高昂的促銷成本,許多賣家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優惠券使用策略。一些利潤空間較窄的賣家,尤其是那些銷售低客單價商品的賣家,不得不選擇棄用優惠券這一促銷工具。沒有優惠券就意味著相對其他使用了優惠券的同類產品來說價格較高,客戶流失也是在所難免。
盡管當前賣家們的處境并不樂觀,但生活總要繼續,賣家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打倒,陽光總在風雨后。此前,Tinuiti發布了一份《2025年亞馬遜Prime Day研究》報告,數據指出,超過80%的Prime會員計劃在今年的Prime Day期間于亞馬遜購物,這一比例遠遠高于去年的68%。與此同時,還有41%的人預計今年的支出比去年更多。
消費者熱情高漲?圖源:tinuiti
總的來說,面對單量下跌的情況,賣家們也不能坐以待斃,還是要積極尋找應對策略渡過難關,就算賺不到什么錢,也要把損失降到最低,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在跨境電商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唯有不斷適應變化、積極創新求變的賣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