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利時擬征收國際包裹稅
在跨境圈,關稅收緊正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近日,有媒體消息稱,比利時政府正考慮調整跨境稅收政策,對從歐盟以外地區進口的包裹征收2歐元稅款,預計該條款將在2026年實施。

比利時擬加收國際包裹稅?圖源:ecommercenews.eu
據政府提案,這項稅收條款適用于價值不超過150歐元的跨境包裹,即針對現行規則下的小額免稅包裹。換句話說,比利時是準備取消跨境免稅優惠。
比利時電商行業協會Becom對此表示積極支持,“這是為比利時零售商提供更公平競爭環境的第一步。”
不過Becom也指出,這不僅是比利時要面對的問題,更是整個歐洲需要盡快解決的議題。今年5月,歐盟委員會就曾提議,對送貨上門的跨境電商包裹征收2歐元固定稅費;如果包裹寄送到倉庫,則按每件0.5歐元標準征收稅費。

歐盟計劃征收固定稅費?圖源:irish times
同時,委員會提議最遲在2028年,取消現行的對價值不超過150歐元的跨境包裹免稅政策。這些措施被認為,可用以減輕海關監管負擔。但由于文件流程繁雜,該提案仍未獲得批準。
也是在這種背景下,比利時政府決定先于歐盟步伐,制定本國稅收計劃。據比利時海關估計,今年將有約14億件包裹過關。未來,若2歐元稅收規則落地,將帶來數億歐元收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海關監管成本。
從市場層面看,比利時急于加強跨境電商監管,其實也有一定原因。一方面,比利時跨境網購市場規模持續上升,跨境包裹數量隨之上漲,加上電商成本優勢,給本土零售商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
另一方面,隨著跨境網購平臺深入發展,其在市場中也逐漸占據優勢地位。據網站分析平臺SimilarWeb的數據,目前在比利時,跨境網購平臺已經占據重要份額。其中,隸屬歐盟以外地區,亞馬遜、Temu及速賣通,均是訪問量前五的網購平臺。

比利時電商網站訪問量排名?圖源:SimilarWeb
此外,比利時地理位置鄰近幾大關鍵市場,與德國、法國接壤,與英國隔海相望,是跨境物流的關鍵一環。雖然這些包裹只是流經比利時,但中間涉及的轉運工作也可能給相關部門帶來負擔。
從這些角度出發,比利時加強跨境電商監管倒也在意料之中。不過,對跨境賣家而言,這意味著經營挑戰可能加劇。有相關業務的賣家,還需盡早做好預案。
二、市場變化多端
其實不止在歐洲地區,跨境稅收收緊信號也在其他市場傳播開來。這背后體現的不僅是跨境貿易規則升級,更是整個市場環境持續且難以把握的變化加劇。
最近,俄羅斯財政部制定稅法修正案,提議自2027年起,對個人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的跨境商品加收增值稅(VAT)。具體而言,該項政策將分階段實行,預計在2027-2030年間,以每年增加5%稅率形式,最終形成20%的增值稅門檻。

俄羅斯將對跨境電商加征增值稅?圖源:tass.ru
同時,增值稅覆蓋范圍也可能逐年擴大。因為現行政策下,增值稅適用于價格不超過200歐元的進口商品,即跨境免稅包裹。但據知情人士透露,俄羅斯郵政提出設想,要在2026-2028年間,逐年降低網購免稅限額,直至為零。
同樣,前段時間,墨西哥加強跨境稅收監管,發布新稅收規則,從2025年8月15日起,對來自未與墨西哥簽署自貿協定國家、價值低于2500美元的、通過快遞或包裹服務運送的進口商品,關稅稅率將從原先的19%上調至33.5%。

墨西哥小包關稅漲至33.5% 圖源:EL FINANCIERO
印尼則在反復磋商后,將針對Shopee、Lazada等電商平臺賣家的稅收政策推遲至明年2月。該政策規定,所有中小電商賣家,都需繳納0.5%的電商所得稅(PPh)。
當然,加稅趨勢之外,也有市場放出減稅的利好信號。比如尼日利亞針對跨境網購消費者,出臺了一項免稅計劃,限額為300美元及以下,每年有四次免稅機會。雖然該政策不直接面向跨境賣家,但能降低消費者網購成本,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跨境網購規模提升,對跨境賣家也算是間接利好。

尼日利亞實行免稅新政?圖源:premiumtimesng
可以看到,無論加稅還是減稅,跨境貿易市場都正經歷紛繁多樣的變化。對身處其中的賣家而言,這無疑是影響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如此形勢,跨境賣家還需對變化抱以更靈敏的觀察,對未來做出更靈活、全面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