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年底大促將近,各位跨境大賣陸陸續續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業績分化依舊明顯,有人歡喜有人愁。
這其中,“新能源園林機械第一股”格力博的業績格外引人關注。當前受經濟下行、美國關稅等因素的影響,多數跨境企業都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而格力博的財報情況,比這一行業共性問題更為嚴峻。
具體來說,格力博核心財務數據呈現顯著承壓態勢。
2025年第三季度,格力博實現營業收入8.513億元,對比去年同期下滑13.85%,銷售規模萎縮明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呈現負值,為-2.216億元,同比直線下滑98.0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則同比下滑137.29%來到-2.343億元。

格力博2025年第三季度報表 圖源:格力博
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同樣不容樂觀。
財報顯示,今年年初至報告期末,格力博實現營收38.280億元,同比輕微下滑3.81%;但前三季度凈利潤卻直接暴跌1056.63%,來到-8893.196萬;扣非凈利潤虧損7579萬元,同比均由盈轉虧。
經營性現金流同樣紅燈大亮,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978.693萬元,同比下滑超100%,資金回籠壓力凸顯。
收入下滑,利潤轉虧上億,現金流惡化……第三季度財報發出后,格力博當日股價應聲大跌超12%,跌幅居市場首位。

格力博股價應聲大跌 圖源:Google
對于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原因,格力博官方雖然沒有在財報做出解釋,但該公司還是回答了投資者“為什么國外割草機器人銷量大增的情況下,公司營收和利潤雙降,而且還是大幅虧損?”的問題。
格力博回應稱,其所處的園林機械行業受草坪生長周期等因素的影響,季節性特征顯著,第三季度恰是北半球草坪生長淡季,消費者對割草機產品需求下滑,收入規模的周期性回落成為影響當期利潤的重要因素。
此外,格力博強調稱,公司加大了銷售和研發方面的戰略性投入,其中研發費用增長主要來源于研發人員的增加,這也加劇了成本壓力。

格力博加大研發投入 圖源:格力博
二、短期壓力難掩長期賽道價值
事實上,格力博的業績表現不穩定已經是常態了。
2023年在深交所上市后,該公司業績就突然“變臉”,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78.4%至-4.74?億元。

上市首年業績變臉 圖源:富途
2024年雖實現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大增118.53%至約8800萬元,但仍未恢復至上市前水平。且2024年四個季度的業績波動劇烈,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營收分別為16.36億、13.56億、9.88億、14.46億,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868.79萬元、-1.12億元、7859.74萬元。
除了業績穩定性不足,格力博還面臨多重內部挑戰。
不僅核心的自有品牌業務增長乏力,營收增速從2021?年的?23.12%?持續下滑,2024?年已降至僅?2.74%;而且公司存貨高企,2025年第三季度末的存貨高達26.73億,較一季度末的23.79億又增加了近3億元,直接擠壓了公司的現金流空間,也加劇了運營風險。

第三季度存貨依舊高企 圖源:格力博
這些嚴峻的內部問題,或許正是格力博股價長期破發的關鍵原因。未來若想重新站上百億市值,格力博必須從優化營收結構、提升運營效率、改善現金流等方面入手,夯實基本面。
不過,格力博短期的內部壓力,并未掩蓋其所處賽道的長期潛力。
從行業趨勢來看,新能源園林機械賽道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全球范圍內“雙碳”目標推動下,戶外動力設備從燃油驅動向電力驅動的轉型已成必然;另一方面,隨著家庭園藝需求提升、商用綠化養護市場規模擴大,疊加智能化技術的滲透,園林機械行業的成長空間正不斷打開。
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園藝設備市場規模約為968.6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8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6.3%。

全球園林設備市場 圖源:Grand View Research
總而言之,全球園林設備市場的持續擴容,為格力博搭建了廣闊的成長舞臺。盡管當前該公司面臨業績波動、存貨高企等難題,但只要其能抓住賽道機遇,針對性優化運營、激活自有品牌活力,完全有希望扭轉短期頹勢,實現業績與市值的雙重突破,重拾發展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