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銷毀侵權商品
事實證明,跨境電商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各國官方和各電商平臺加強了監管,售賣假貨的行為已經不被容忍了。
近日,據媒體報道,泰國舉行了一場銷毀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查獲物品的大型活動,總計銷毀了將近125萬件(1249588件)侵害知識產權的假冒偽劣商品,以打擊不法商家的違規經營行為。
泰國舉行銷毀盜版商品活動 圖源:money and banking
據了解,這些被銷毀的商品均為泰國警方在曼谷、北標府和春武里府等地區查獲的假冒偽劣產品,品類極其繁多,包括服裝、手表、箱包、電子產品、汽車配件、藥品和化妝品等。它們的價值總計超過了3.25億泰銖(約合6802.85萬人民幣),不可謂不驚人。針對這些產品,泰國副總理兼商務部長Phumtham Wechayachai表示:“它們不會再次回到市場流通”。
被銷毀商品總價值達3.25億泰銖 圖源:thaitv5hd
很顯然,此次行動表現出了泰國官方打擊銷售假冒偽劣盜版產品的決心。這無疑是給所有跨境賣家提了個醒,表明今后要更加注意產品安全和質量。
2.合規成大勢所趨
事實上不僅僅是泰國,今年以來,許多其他國家和電商平臺也紛紛收緊了產品合規要求。
今年6月,馬來西亞衛生部部長對電商平臺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示對于那些存在問題的產品,平臺應當強制下架;對于那些屢次違反相關規定的賣家,平臺也要采取封禁的措施。之后不久,巴西國家電信局也對亞馬遜、美客多、Lojas Americanas等電商平臺發布了新的合規要求,以打擊銷售假冒偽劣手機產品的行為。
巴西嚴打走私手機銷售 圖源:Brics-ocp
差不多是同一時間,美國也加強了對化妝品的合規監管。根據該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新法規,從今年7月1日之后,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化妝品都必須要完成FDA注冊才能進行銷售,否則就會被禁售。
到了7月,一些電商平臺也都收緊了監管。比如說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其越南站點于7月初發布了一則通知,宣布如果賣家遭遇了消費者的投訴,那么就需提供紅發票(越南商業活動中的一項憑證)或者商品報關單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沒有違規,否則可能面臨罰款甚至是封禁店鋪的結果。
還有亞馬遜,7月底,該巨頭發布公告,提醒所有歐洲站點和英國站點的賣家:“2024年12月31日前,如未提供商品原產國/原產地(COo)信息,將被禁止跨境銷售?!币簿褪钦f,如果賣家不按照規定提交相關的信息,那么將被禁售,無法售賣原有產品,也無法創建新商品。
亞馬遜提醒賣家注意合規 圖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總的來說,產品合規問題不僅關系到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信譽和長期發展。為了不造成太大損失,賣家還是應當注意不踩平臺紅線,踏實、合規地進行銷售活動。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泰國重拳出擊,銷毀125萬件假冒偽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