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反壟斷機構調查
正所謂“樹大招風”,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再一次陷入壟斷風波中。
近日,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FTC)正對Coupang進行調查,指控其在提高Wow會員費的同時,不公平地捆綁了食品配送服務Coupang Eats和音樂流媒體服務Coupang Play。因為Coupang并沒有對這些服務收取額外費用,這違反了公平交易法。
Coupang被指控不公平競爭 圖源:韓聯社
有業內人士更是直言,Coupang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大幅提高會員費,并向小規模賣家收取高額傭金。時間回到今年4月,Coupang宣布將其Wow付費會員服務價格上調58%,達到每月7890韓元(約5.94美元),會員可享受到免費送貨、免費送餐、無限量OTT服務等。
Coupang會員費上漲 圖源:yonhap news
客觀來講,這種做法放在電商行業十分常見,不少電商巨頭為了吸引客戶購物、增加盈利點,都會提供付費會員資格,搭配一些額外優惠政策來達到這一目標。比如在亞馬遜上,Prime會員可享受到免費送貨、Prime Video視頻流媒體服務、Prime Music音樂平臺等。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一定程度上為他們帶來了額外利好服務;但對于競爭對手及相關賣家來說,由于平臺一家獨大,這種做法加劇了他們的負擔,并讓中小賣家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FTC委員長韓基正對此表示,“我們收到了有關該做法的投訴,正在調查此案。如果有任何違規行為,我們將迅速展開調查并采取適當措施”。因此該事件后續如何,現在還未可知。
二、Coupang風波不斷
作為韓國電商市場的領頭軍,Coupang“不是處在被監管調查的路上,就是已經拿到高額罰單了”。雖然這個說法帶有一定夸張成分,但近些年Coupang頻陷負面風波卻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5月,Coupang因涉嫌違反《公平貿易法》和《分包法》而受到FTC的調查,其被指控在運營過程中沒有盡到對會員付費項目的告知義務,另外Coupang還涉嫌為一些銷量不佳的自有品牌舉辦折扣活動,這種“偏心”的做法加重了分包商的壓力。
Coupang遭到調查 圖源:hani
僅過了一個月,Coupang及其子公司CPLB又因為存在不正當貿易行為,被FTC處以1400億韓元(約1.02億美元)的罰款,這也是韓國流通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罰款。
至于罰款的具體理由,FTC列出了一系列證據:自2019年2月以來,Coupang使用機器學習、人為調整等方式,將至少64250種產品提升到搜索列表前列,其中主要包括Coupang的自有品牌和供應商返利產品。
Coupang被指控違規操作排名 圖源:Newsis
不過有意思的是,對于這項指控,Coupang反駁道:“其他公司也存在給自有產品更多曝光的行為,這是行業的慣例。”之后其就表示將向法院發起行政訴訟,目前來看,這場“拉鋸戰”還在持續下去。
暫且先不論Coupang這些做法的錯與對,就事件本質而言,像Coupang這樣的電商巨頭,無一例外都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比如亞馬遜、沃爾瑪均受到過反壟斷監管機構類似的指控。其實對于平臺來說,當體量和市場份額越大,所獲得的資源也就更多,很容易形成壟斷。
但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小賣家更難有出頭日。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健康的。伴隨著行業監管愈發嚴格,這些電商平臺是時候要重視起來了。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負面風波不斷,Coupang再遭反壟斷監管機構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