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化。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給予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4年第9號)。

自2024年12月1日起,對原產于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適用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其中,關稅配額產品僅將配額內關稅稅率降為零,配額外關稅稅率不變。
在9月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方表示愿主動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決定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為非洲大機遇。

這意味著,從12月1日起,非洲將有33個國家在中國享有零關稅待遇。這些國家分別為:安哥拉、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中非、乍得、科摩羅、剛果民主共和國、多哥、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岡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萊索托、利比里亞共和國、馬達加斯加共和國、馬拉維共和國、馬里、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尼日爾、盧旺達、吉布提、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蘇丹共和國、蘇丹、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坦桑尼亞、烏干達、贊比亞。

與零關稅政策相配套,中方還將擴大這些國家的進口商品范圍,并不斷簡化進口手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為非洲國家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將提供越來越便捷的通道。
在10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介紹表示,從2024年12月1日開始,對原產于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適用關稅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相關最不發達國家用好用足這一優惠安排。

根據8月發布的《中國—非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報告》,中國已連續15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中非貿易額占非洲整體外貿總額比重穩步上升。
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2821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峰值;截至2023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2024年中非貿易投資繼續保持穩步發展態勢,充分顯示出中非經貿合作的強大活力和韌性。
另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1.19萬億元,增長5.5%,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中非貿易數據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在國際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的背景下,中非貿易延續快速增長勢頭。2022上半年,中非貿易額達1374億美元,同比增長16.6%。
中國已經連續12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顯示,2021年非洲地區經濟有所好轉,這主要緣于外部環境的改善,特別是中國等市場積極支持非洲增強出口能力。
非洲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國家包括:南非、尼日利亞、埃及、肯尼亞、加納。
非洲本地近90%的產品都來自中國制造,進口品類主要集中在機電產品、機械器具、車輛運輸、服裝紡織、塑料/雜項制品、化工工業產等,可是相當廣泛哦!
另外,在對非洲的出口上,印度一直都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我們在科研、建筑、開采礦物比較有優勢,印度在農業、紡織、食品占優。
出口非洲的商機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非洲人口高達12億,消費市場巨大,但物質貧乏。
大到鋼鐵鋁材、機械設備、糧食、電動車;小到深圳制造的手機、義烏制造的工藝品、再到生活用品比如嬰兒尿布、日用品尤其是塑料制品、禮品、裝飾品、燈飾等等都是需求量極大的產品。
以下為非洲供不應求的產品:
(1)假發、美發護發用品
在非洲有關頭發的事都叫頭等大事。非洲女人的真頭發大概只有一兩厘米長,而且是毛茸茸的小短發,所見的造型各異的發型幾乎都是假發。
他們這樣其實是為了避免夏天蟲子在頭發上肆意生長,同時也比亂蓬蓬的卷發舒服涼快,經濟條件允許的非洲人都會去專業的理發店打理。大多數護發用品是從美國、中國進口的,而非洲假發大多數都是中國制造。
(2)布料、輔料、服裝
棉花是非洲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地區很廣,但是產業鏈不完善是硬傷。他們缺乏加工能力,還是只能依賴進口的布藝,面料,甚至是成品的服裝。
(3)包裝材料
尤其是礦泉水標簽和飲料瓶標簽。由于氣候和水資源稀缺,礦泉水和飲料很受歡迎,因此收縮膜 PVC shrink label 等標簽經常會以一個季度或半年的訂量在返單。
非洲這些產業在崛起
(1)零售業與電商
非洲擁有超過12億的人口,隨著經濟增長、中產階級崛起和城鎮化,一個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龐大零售市場已經形成。
非洲的零售市場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零售業正逐漸從中小型線下商戶轉向大型購物中心和電商平臺。
雖然對比其他大洲,非洲電商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它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近幾年,進入了高速爆發期。
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22年6月,非洲有6.58億互聯網用戶,互聯網普及率為46.8%。
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新發布的《B2C電子商務世界指數》中,排名前10位的非洲國家分別為毛里求斯、南非、突尼斯、加納、利比亞、尼日利亞、肯尼亞、摩洛哥、塞內加爾和阿爾及利亞。
數字市場數量上,南非與摩洛哥均超過100,其次分別是突尼斯、埃及與阿爾及利亞等。
(2)IT與電子數碼
非洲的IT業是近年來非洲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從阿克拉(加納)到拉各斯(尼日利亞),從約翰內斯堡(南非)到內羅畢(肯尼亞),技術中心、產業園和企業孵化器正在非洲興起。這些中心已成為非洲版的“硅谷”,并繼續引領非洲的信息產業向前發展。
以傳音、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技術企業占據了通信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非洲智能手機普及率40%,移動互聯網占互聯網總比44%,這為整個高科技行業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非洲做貿易好還是投資好?
?
做貿易相對要容易一些。在中國,你可以找一家有外貿經營權的公司幫你出貨,在非洲,你需要自己注冊一個公司或借用一下別人的公司接受一下你的貨物。
你自己到海關去清關,或者找一家清關公司幫助你清關就可以了。當然,當地海關規則及關稅等問題也需要提前了解。
去非洲投資則相對比較復雜。你不僅要了解投資環境和政策,而且要選擇廠房地點,原料供應,市場需求,利潤匯出等情況。
投資的風險往往大于貿易,因為投資的周期比較長,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社會經濟環境和政策發生變化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同時,運作和管理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產品銷售也需要懂貿易的人才。但投資的好處是一旦工廠投入生產,并且銷售良好,其利潤往往十分可觀,可能遠遠超過貿易。這是因為,在當地投資往往降低了產品的生產和運輸成本。
出口非洲需要注意什么?
1、外貿欺詐
非洲地區的欺詐案例十分地高發。在與新客戶接觸時,需要謹慎選擇貿易伙伴,對客戶信息多加甄別或校驗。
非洲的很多不法分子會通過冒用正規公司的名義,或者偽造身份的方式與外貿人進行洽談。
尤其是與對方即將簽約一個比較大額的訂單,并且對方報價非常爽快的時候,各位外貿人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以免落入欺詐的圈套。
非洲詐騙團伙冒名詐騙通常有以下特征:
(1)詐騙團伙冒名的為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且冒充方式極具有迷惑性;
(2)案涉交易金額不大,企業容易放松警惕;
(3)付款方式均為T/T,而非采用對企業而言風險性更低的信用證付款方式;
(4)合同簽署方與提單收貨方通常不一致,便于騙子提取貨物;
(5)收貨港均為非洲小國家港口,治安狀況差,企業追討困難。
2、常見風險
(1)匯率風險——普遍貶值嚴重,尤其以尼日利亞,津巴布韋等國嚴重匯困。由于非洲國家的外匯儲備不到新興市場的平均水平,發生一些國際事件或政治動蕩就極易引起貨幣大幅貶值;
(2)治安風險——普遍治安較差;
(3)政治風險——新政府上臺可能導致政策變動大;
(4)反華及種族歧視——普遍對華友好,但個別國家會出現因為文化或種族歧視對中國人的不友好;
(5)本地效率——普遍本地員工效率低,缺乏忠誠度;
(6)疫情帶來的次生風險——返程航班稀缺,去容易回來難。
接下來將重點展開“外匯風險”,請外貿朋友們多留意!
外匯風險主要包括外匯管制和外匯短缺兩種風險。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自己的外匯管制政策,或存在外匯短缺的現象,這將直接影響買家是否可以按時支付款項。
非洲國家外匯管制相當嚴格,很多國家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嚴格的管制,如尼日利亞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它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由央行直接向外幣兌換所出售美元的國家,央行放到市場的美元數量及其有限。
外貿商換匯以及本地商人換匯都十分復雜,且額度極低,無法滿足業務需求。像大眾熟知的埃塞俄比亞、剛果金、贊比亞、蘇丹、南非、加納等也都實行外匯管制。
在與非洲這些外匯管制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進行貿易往來時,應及時與買家確認其是否有購買外匯的資格,以及是否能夠及時購匯、換匯,從而避免因匯率管制而造成買家無法及時付款,甚至牽連賣家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出現。
溫馨提示
如果大家想開啟非洲市場從事實體貿易,盡量選擇外匯容易兌換且相對安全的國家:如南非大部分地區(約翰內斯堡一些區域除外)、博茨瓦納、納米比亞、西非(科特迪瓦、加納、喀麥隆)、東非(盧旺達、肯尼亞、坦桑尼亞等)等國家,其中電商發展的較好的是南非、肯尼亞和埃及。像蘇丹、津巴布韋等受西方制裁的國家,小規模實體貿易起步要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