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表現亮眼
在假日購物旺季的加持下,不少電商平臺的業績都實現了驚人的增長,11 Street自然也不例外。
近日,有消息稱韓國電商平臺11 Street在上個月表現亮眼。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今年11月,11 Street的月活躍用戶數(MAU)達到了923 萬,環比明顯增長了18%,在韓國一眾電商平臺中排名第二;支付客戶數量環比增長14%;平臺的新增和休眠支付客戶數量也環比增長了25%。不僅如此,該月11 Street的電商交易額更是暴漲了438%。
11 Street月活躍用戶數量增長 圖源:newsprime.co.kr
與此同時,11Street在11月延續了今年年初以來的盈利勢頭,在今年3—11月期間,該平臺連續9個月實現了營業收入盈利。數據顯示,1月—11月11Street的累計營業利潤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超過250億韓元(約合1721.5萬美元)。
客觀來看,11Street之所以能在11月取得這樣的業績,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2024 Grand Eleventh Day”大促的帶動。這場大促于11月1日至11日舉行,11Street邀請了三星、可口可樂、石頭科技等200個知名品牌參與活動,還放出了“Time Deal”特價、免費送貨等福利,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關注。
11Street舉行大促活動 圖源:yna.co.kr
2.韓國電商市場火熱
當然,不得不承認,11Street作為一個電商平臺能發展成這樣,也是因為韓國電商市場的火熱。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提升和消費者購物觀念的轉變,韓國電商爆發出了比較驚人的增長潛力,已然成為了東亞地區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
一份來自WPIC的數據顯示,當前,韓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收入已經高達1604億美元。未來幾年,這一市場的規模還將不斷增長,預計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7.7%。到了2028年時,韓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有望超過5.7萬億美元,不可謂不驚人。WPIC指出:“這標志著消費者購物模式和市場機會的重大轉變。”
韓國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圖源:WPIC
不僅市場規模龐大,韓國電商用戶滲透率也很高。根據WPIC公布的數據,韓國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7%,消費者普遍樂意網購,將近8成(76.9%)的人都有過網購經歷。而在20至39歲年齡段的消費者群體中,更是有高達97%以上的人都接受網購。
從市場份額來看,Coupang是當之無愧的韓國第一大電商平臺,其市場占有率為24.5%,緊隨其后的是Naver,其占有率為23.3%,另外像SSG、11st和Kakao等平臺,也都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電商市場的發展,也給我國跨境電商玩家帶來了出海機遇。隨著我國幾大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Temu、SHEIN等)逐漸在韓國站穩腳跟,中國跨境商品也強勢席卷了韓國的跨境網購市場。根據韓國統計局提供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韓國消費者與中國電商賣家的交易額為9384億韓元(約合6.9億美元),同比激增53.9%,中國也成為了韓國跨境網購市場第一大商品來源國。
韓國消費者與中國電商賣家交易額增長 圖源:en.yna.co.kr
不難想象,未來還將有更多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將自己的產品銷往韓國,贏得該國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可以預見的是,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和賣家的強勢入局,也將對韓國電商市場的格局造成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