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來和大家聊一下存貨周轉次數怎么算。其實,存貨周轉次數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存貨周轉次數的公式: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可以用期初存貨和期末存貨的平均值來計算。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公司的銷售成本是100萬,期初存貨是20萬,期末存貨是30萬,那么它的存貨周轉次數就是(100÷(20+30))=2。
那么,存貨周轉次數有什么意義呢?其實,存貨周轉次數越高,說明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越快,資金利用率也就越高。而存貨周轉次數越低,則說明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較慢,資金利用率也就越低。

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存貨周轉次數這個指標,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利潤。
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
1、以成本為基礎計算
存貨周轉率(次數)=營業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2、以收入為基礎計算
存貨周轉率(次數)=營業收入/存貨平均余額(該式主要用于獲利能力分析)
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期末存貨=流動資產-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例題: 某企業2016年的總資產周轉次數為2次,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為3次,若一年有360天,則流動資產周轉天數為多少天?
總資產周轉天數=360/2=180(天),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3=120(天),流動資產周轉天數=180-120=60(天)。
存貨周轉率
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成本(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存貨周轉率又名庫存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成本(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即存貨的流動性及存貨資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業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存貨周轉率是對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補充說明,是衡量企業投入生產、存貨管理水平、銷售收回能力的綜合性指標。
存貨周轉率的作用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企業管理決策中被廣泛地使用。存貨周轉率不僅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而且還被用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反映企業的績效。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互聯網,由出海club后臺編輯整理匯總,其目的在于收集傳播行業新聞資訊。出海club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網站管理員,本站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