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大賣被關稅逼到退市
特朗普一系列關稅騷操作,可謂損人更不利己,這不,又有一家美國本土電商企業被關稅撂倒了。
消息顯示,近日,2011年成本于美國,前身是爐具制造商Solo Stove的亞馬遜頭部戶外品牌——Solo Brands由于股價持續大跌,收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紐交所”)發出的退市通知。
紐交所將對Solo Brands啟動退市程序 圖源:Businesswire
具體來說,紐交所根據《上市公司手冊》第802.01D條,認定Solo Brands公司的A類普通股不再適合基于“異常低的銷售價格”水平上市,所以紐交所監管部門決定啟動程序,停止該公司A類普通股的交易。
當然,Solo Brands有權要求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會委員會對該決定進行審查,但就目前該公司的發展情況來看,應該是很難逃避A類普通股摘牌的命運。
Solo Brands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2024年10-K年度報告就顯示,過去一年,該公司沒能挽回業績下滑趨勢,盈利能力存在較大問題。
具體來說,截至2024年12月31日,Solo Brands全年凈虧損達到1.134億美元,相當于一年虧了超8億人民幣,公司累計虧損達到2.2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47億元。財報發出之后,Solo Brands股價一度下滑至64%,至每股23美分的歷史低點。
Solo Brands處在破產邊緣 圖源:Retail Dive
對此,GlobalData董事總經理Neil Saunders在一份電子郵件中評價道:“Solo Brands的業績表明,該公司確實在苦苦掙扎。”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Solo Brands風雨飄搖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四處揮舞關稅大棒,對中國產品加稅達到逆天的145%,而Solo Brands旗下爐具品牌Solo Stove又大部分在中國生產,成本直接翻倍增長。
對此,Solo Brands在一份聲明中就提到:“這些新的關稅預計將對我們的經營業績、利潤率以及美國以外的產品銷售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關稅對Solo Brands造成嚴重影響 圖源:Market Watch
美國關稅沖擊經營成本,Solo Brands本身的業績岌岌可危,其對資本的吸引力自然也一蹶不振,在停牌前該公司最新股價僅為9.4美分,再次下跌7.9%。
二、離譜關稅損人不利己
事實上,除了Solo Brands,還有許多美國賣家被特朗普關稅坑慘。
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年營收達到約584萬人民幣的跨境大賣Prime stella就是受害者之一,該品牌創始人達斯蒂·肯尼亞在接受訪問的時候就說道:“我們的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它們被裝在這些箱子里,通過海運運到這里……關稅可能讓我失業。“
美國本土賣家遭關稅重擊 圖源:央視新聞截圖
當問及為什么不將生產線轉移去美國時,達斯蒂·肯尼亞解釋稱,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嚴重,不僅人工成本高,而且缺乏配套的供應鏈,“只有真的嘗試過后才能明白制造業的艱辛,可惜美國人更習慣坐在辦公室中搞資本運作。”
無獨有偶,美國本土杯壺品牌Simple Morden的創始人Mike Beckham也在社交媒體上大倒苦水,指責特朗普新關稅政策會給美國本土制造企業帶來大量成本。就Simple Morden公司來說,Mike Beckham預計今年將因為美國關稅新政額外支出約4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3億元)。
Mike Beckham照片 圖源:OKLAHOMA BUSINESS VOLCE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不僅體現在企業層面,這種沖動政策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持續發酵。
近日,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州長Gavin Newsom正式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認為特朗普加稅是“非法且史無前例的”,會對加州的經濟、制造業和農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加州起訴特朗普 圖源:CNBC
加州總檢察長羅伯·邦塔在權衡關稅政策的利弊之后也嚴肅指出:“總統混亂而隨意地實施關稅令人深感不安……加州明白全球貿易政策不僅僅是一場游戲。”
在加州的領銜下,包括美國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等在內的11個州也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試圖阻止關稅政策的實施。
總而言之,特朗普傲慢的“數字游戲”還沒有奏效,副作用就一個接一個落在美國人的頭上,真是傷敵800自損1000。在此情況下,特朗普也開始放低姿態,宣布將大幅下調對華關稅,可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贏家絕不會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