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兩家欠款方達成和解
這年頭,代工生意不好做。好不容易拿到訂單,卻有貨款收不回來的風險。在這件事上,深圳大賣杰美特太有發言權了。
近日,杰美特公布其作為原告起訴美國公司的最新案件進展。根據公告內容,杰美特與Vinci和Incipio Tech達成和解,和解金額分別為751萬美元和21萬美元。公司與Incipio,LLC尚未達成和解,對其的應收賬款金額仍為512萬美元。
與部分公司達成和解?圖源:杰美特
杰美特與這幾家公司之間的糾紛其實有些年頭了。由于它們遲遲未按規定支付貨款,這事讓杰美特相當頭疼。
按時間順序來看,2016年12月,杰美特與Incipio Tech簽訂主供應商合同。但從2019年開始,Incipio Tech開始拖欠杰美特公司貨款,總計金額約達到5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38萬元)。
2022年6月,杰美特與Vinci簽訂主供應商協議,共計拖欠杰美特公司貨款約74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442萬元)。在杰美特對其進行催款后,Vinci取消了數筆訂單,又導致杰美特損失約24.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76萬元)。
綜上所述,杰美特對這兩家公司的應收賬款累計金額達到1281.8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9357.66萬元)。
為了收回這筆巨額貨款,2023年3月,杰美特對Vinci和Incipio Tech提起訴訟要求支付逾期貨款并賠償全部損失。沒想到在調查過程中,杰美特發現涉及主體還包括Incipio Tech的相關公司Incipio,LCC。
為了最大程度收回被欠貨款,降低壞賬風險,去年10月,杰美特按照兩個相關主體的總欠款金額512萬美元對Incipio,LCC公司同步提起訴訟,總涉及金額保持不變。
對Incipio,LCC提起訴訟?圖源:杰美特
說實話,對于這幾家公司的還款能力,杰美特想必心中早已有數,這也是為什么杰美特計劃通過豁免部分應收賬款的方式達成和解。
具體來說,公司計劃在總金額不低于1102萬美元的前提下達成和解,即豁免金額合計不超過179.8萬美元。比如對Vinci的應收賬款為769.8萬美元,豁免不超過89.8萬美元,和解金額不低于680萬美元。
本次和解預計將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幫助降低法律風險和訴訟成本,并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不過由于Vinci和Incipio Tech的拖欠,杰美特已經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
2、公司發展承受重壓
事實上,盡管沒有如愿收回全部貨款,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一拖再拖也不是個好辦法。杰美特選擇撤訴和解,目前來看似乎是個最優解。
作為有著國內“手機殼第一股”之稱的杰美特,算得上是3C賽道配件賽道的老牌玩家了。2006年,杰美特成立于深圳,主營手機殼等3C配件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經過十多年持續深耕,杰美特與華為、三星、蘋果等手機大廠商進行了深度合作。
到了2020年8月,杰美特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上市玩家。本以為上市之后日子會越過越好,沒想到虧損的噩夢就此開始。
杰美特成功上市圖源:天眼查
2021年,彼時杰美特雖然還處于盈利階段,但凈利潤僅維持在2822萬元,營收開始下滑;2022年,杰美特虧損1.16億元;2023年,繼續虧損9162萬元,公司市值較巔峰時期蒸發上百億。
不過好在到了2024年,杰美特終于擺脫虧損的陰影,凈利潤達到707.42萬元,同比增長107.72%,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營收同比增長12.59%至7.62億元;經營現金流由負轉正。
杰美特2024年報數據 圖源:杰美特
當時杰美特在年報中對業績上漲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除了最主要的“全球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出貨量有所回升”,其中還提到了“不斷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信用風險”。
不過好景不長,今年第一季度杰美特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營收同比減少29.1%,為1.5億元;凈利潤自上年同期的901.91萬元轉為虧損365.8萬元,同比大降140.56%。
而在杰美特發布的《2025年年度財務預算報告》中提到,2025年公司努力實現營收8億元-9億元。目前看來,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恐怕沒那么容易。通過這筆和解應收賬款,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杰美特的財務狀況。
杰美特2024年營收目標 圖源:杰美特
總的來說,杰美特的這件事給了各位跨境大賣們一個警示,在出海的過程中還需做好風險評估,盡量做到現款現結,避免后續糾紛。合作前也要簽訂好詳細的合同,明確物權保留和逾期賠償等條款,確保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