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有貨代暴雷
近兩年來,“三天一小雷,五天一大雷”似乎已經成了貨代行業的常態。
日前,有賣家爆料稱,深圳一供應鏈貨代被曝跑路,欠下高達6個億的巨額欠款后,其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
一供應鏈暴雷 圖源:大貨代
據了解,該貨代為了搶占市場,曾經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攬客,要求客戶需要預付款,在低價的面前,很多賣家沒有經受住誘惑,先后與該貨代達成合作。
但正所謂“命運所有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賣家覺得自己能夠節省貨運成本的同時,也忽視了安全性,該貨代的低價策略運營模式,導致長賬期積累欠下了巨額債款,最后這一數字竟高達6億元。
坦白來說,放長賬期先行墊資的確是不少貨代吸引賣家的常見手段,但這樣的做法對其資源整合能力、資金運作能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對于一些貨代來說,這不是一個輕易能夠解決的問題,因此,有越來越多的貨代在資金鏈斷裂的重壓下暴雷。
例如在今年4月份,深圳一跨境供應鏈公司就因為公司資金經營不善導致周轉困難,不得不委托另一家貨代公司代替其處理4條貨柜的相關事務。
委托書 圖源:億恩
而截至發稿前,本次暴雷的貨代供應鏈是否真的欠下6個億的欠款,以及其跑路的真正原因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貨代行業的壓力和風險都是相當大的。
2.風波不止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貨代行業也迎來了自己的快速增長期。但越來越多亂象的出現,讓整個行業處于一個動蕩不安的環境下,甚至有人感慨道:2024年簡直是貨代行業的劫難年。
據了解,光是在今年的7月至8月,就有超30家貨代被曝出爆雷。而貨代暴雷,遭受損失最大的就是跨境賣家。
例如此前廣州一家貨代公司就發布通知稱,“由于公司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公司處于停止運營狀態……無力承擔運營成本,無力承擔轉運貨物,無力解決客戶問題貨件。”面對貨物被扣的情況,賣家只能自己花錢贖貨。
暴雷貨代發布通知 圖源:大貨代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該貨代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底,截至目前都還不到半年,就出了這檔子事,不免讓人唏噓。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遇到貨代暴雷等問題,很多賣家維權無門只能忍受,但好在這一問題也即將有個號的解決方案。此前就有一暴雷公司的老板被按詐騙立案了,據悉,該公司收錢把貨送到海外倉后,卻不付錢給海外倉,導致貨全部被海外倉扣下。
一暴雷公司老板被按詐騙立案?圖源:大貨代
總的來說,隨著犯罪成本的變高,暴雷卷款跑路等現象或許會越來越少。但對跨境賣家來說,在往后都會成為歷史,在選擇貨代時還是要擦亮雙眼,盡量在源頭就避免風險出現。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被曝欠款6個億,深圳一貨代暴雷跑路,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