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款產品被注冊專利
隨著各大電商市場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監管力度,各類侵權事件層出不窮,不少跨境賣家都到了“談侵權而色變”的地步,一旦市場出現什么新專利信息,賣家都要提心吊膽,只求該專利與自己的產品沒有聯系。
然而,盡管現有專利信息十分繁雜,但新專利還是不斷在涌現。據報道,近日,美國專利局又給幾個產品授權了外觀專利,其中有不少專利還和市面上一些爆品“撞款”,讓相關賣家心有戚戚。
就比如,珠海某跨境公司從今年2月就開始申請的,幾日前新鮮下證的衣架專利(編號:USD1047470S1),就和衣架類目的許多產品存在較高的相似度。打開亞馬遜平臺,搜索“Clother hanger”,就能發現數不清的同款,如果該專利法人發起維權申請,這些產品都有下架罰款的風險。
衣架專利與亞馬遜上同款商品對比 圖源:亞馬遜
無獨有偶,在2024年5月申請,近日公告的一款清潔刷專利(專利編號:USD1047458S1),也是同樣的情況。
在亞馬遜美國站上搜索清潔刷的關鍵詞Cleaning brush,相關產品Listing總計超過8萬,銷量成千上萬也比比皆是。不過,即使銷量再好,一些清潔刷在外觀設計上還是與新專利存在高相似度,這也意味著后期可能有一定的侵權風險。
與清潔刷有關的Listing超過8萬條 圖源:亞馬遜
除了衣架與清潔刷,近期的專利還包含清潔海綿、嬰兒充氣座椅、抽拉柜床、閱讀枕等多個品類,相關賣家一定要保持關注,及時做出侵權防范措施。
二、警惕侵權風險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賣家知道產品存在侵權風險卻不采取行動,導致后面收到侵權投訴,那么大概率就要面臨高額和解金、產品下架、店鋪封號、資金凍結等一系列風險。
2021年7月份,亞馬遜汽配及新能源產品大賣Autel就因涉嫌侵害商業秘密被美國兩家公司起訴,為盡快結束糾紛,2023年12月,道通科技對外發布了一則訴訟進展,宣布將會支付這兩家公司超2.2億元的和解金。
道通科技支付超2億和解金 圖源:道通科技
要知道,2023年道通科技前三季度的總利潤也僅為2.67億,2.2億和解金賠出去,相當于2023年大半時間都白干了。可見在電商侵權官司面前,再牛的大賣也得脫層皮。
當然,除了道通科技這樣名號響亮的大賣家,即使是默默無聞的小賣家也是時時刻刻處在電商監管框架之下。
“最近收到了TRO,才發現那么多人TRO過。”
一位中國賣家在社群平臺發出了以上感概,引發多人共鳴,不少賣家緊跟著表示:
“一單也沒有賣過(的Listing),收到TRO,凍結了2000美金。”
“產品被專利侵權投訴了,其他賣家都在正常銷售,只有我的被下架了。”
賣家被投訴侵權抱團求和解 圖源:知無不言
總而言之,電商侵權風險無處不在,不管是做什么品類的賣家,都應該加強自我審查,時刻保持警惕性,避免因為產品侵權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只有通過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積極防范侵權風險,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侵權紅燈亮起,爆品被接連注冊專利,賣家崩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