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對于跨境賣家來說,真的是充滿變數的一年。開年不久,便要為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動頭疼,如今,Temu 平臺又發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調整,讓不少賣家直呼“壓力山大”。

跑水賬號,指通過偽造面單、盜用大客戶折扣或未支付郵資等方式逃避物流費用的非法操作。

其核心邏輯是利用低價攬貨——例如,1磅貨物通過正規渠道運費為4.5美元,而跑水賬號僅需2.5美元,單量越大利潤空間越誘人。然而,這種“低成本”背后潛藏巨大風險
據業內消息,Temu近日發布了一則關于整治跑水賬號的通知,旨在嚴厲打擊賣家使用異常物流單號進行違規發貨的行為。像違規用跑水單、科技面單這些統統都在整治范圍內。一旦發現,直接全店下架、限制提現!處罰力度堪稱史上最嚴:

申訴通過后需等待15天冷靜期后解除限制。
平臺將終止合作,并可能對關聯店鋪采取同等處理。
平臺一旦發現將不予解封。
所謂“跑水賬號”,即通過偽造物流信息(如USPS單號成本從4.5美元/單壓至2.5美元/單)逃避正規費用。
盡管短期內能壓低成本、提升價格競爭力,但其本質是欺詐性轉嫁物流成本,不僅破壞市場公平,更可能讓賣家陷入風險。
Temu已明確將跑水賬號視為紅線,2023年10月第一輪打擊后,今年處罰更狠——資金直接凍結,部分頭部大賣也難逃一劫;
若被美國海關或物流商追查,賣家或面臨高額罰金甚至訴訟;
違規賬號一旦被查封,物流時效崩潰,差評率飆升,店鋪口碑崩塌。
從小編了解到的情況來看,Temu上有不少賣家合作的貨代都使用了這類賬號,以此來形成價格競爭力。而對于Temu的雷霆行動,業內觀點也是兩極分化。
一部分認為嚴查跑水賬號能凈化競爭環境,推動平臺長期健康發展;另一部分猜測Temu或借機“逼迫”賣家使用平臺面單,甚至轉嫁自身合規成本。無論動機如何,賣家唯一出路是立刻自查物流鏈路,切斷違規合作。
此外,在嚴打跑水賬號的同時,Temu平臺于日前宣布了一項新的關于歐洲站保證金政策調整更讓賣家窒息。

德國站CE認證的半托管店鋪,保證金從1萬暴漲至5000歐元(約3.8萬人民幣);
疊加此前部分賣家保證金上調至3萬元,總金額逼近7萬元,中小賣家現金流壓力陡增。
這一消息傳出后,立即引起了跨境賣家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資金鏈緊張的中小賣家而言,保證金暴漲無異于“勸退令”。

表面看,Temu聲稱調整是為“滿足歐洲監管要求”,但結合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如T86政策反復),其背后意圖或更復雜。
據業內人士分析,美國關稅豁免政策若取消,全托管模式成本將飆升,保證金上調可增強平臺資金鏈穩定性;而Temu或借此推動賣家轉向履約更快、合規性更強半托管模式,減少對全托管的依賴。
從眼下看平臺規則與外部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持續放大。但危機背后往往藏著機遇——當行業加速洗牌,堅守合規底線、夯實供應鏈能力的賣家,終將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