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規賣貨被逮捕
近幾年,隨著東南亞電商市場加速發展,不少賣家也乘著這股東風,紛紛南下撈金。不過,各個市場有各個市場的規矩,賣家出海掘金的同時,也要堅守合規底線,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有消息顯示,近日,泰國技術犯罪打擊部門(TCSD)的官員和其他相關官員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逮捕了一位非法跨境賣家,并且已經掌握其通過在線電商平臺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證據。
泰國技術犯罪打擊部門搗毀一假貨窩點 圖源:3Plus News
具體來說,案件起因是泰國網絡警察接到了一則來自民眾的投訴,稱一家名為“iB11 SHOP”的網店正在出售不合規產品,工作人員立即從該商店中購買一件電器設備進行驗證。果不其然,到貨的產品沒有貼上泰語標簽,這意味著該產品已經違反了泰國《標簽控制法》。
于是,泰國警方順藤摸瓜,一路追蹤到烏隆府曼縣廊布亞鎮的一處兩層樓房,房子內部已經改建成了貨倉,同時設置了多個多層貨架,存放著大量非法商品,包括音響、電風扇、手機、智能手表等,共計4000余件,價值超過300萬泰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該網店老板也在樓房內工作。
經初步調查,這位賣家是一位52歲的中國籍男子,其銷售的商品都是通過海運進口到曼谷,當貨物抵達泰國后,會有船運公司把貨物運送到事發房屋中存放。目前,該男子已被泰國警方以外國人非法在泰務工、未經海關程序非法進口、販假售假等名義指控,后續將采取進一步法律行動。
不法賣家被逮捕 圖源:YouTube
二、合規是底線
在利益面前,總有人沉不住氣,除了販假售假,不良賣家為了撈錢,還能使出更多招數。
日前,歐盟檢察官辦公室(EPPO)就發布一則消息,稱位于荷蘭的EPPO分部發現了一起從中國進口Ebike的大規模海關欺詐事件,兩名嫌疑人也因此受到調查。
EPPO透露,這兩位嫌疑人從中國進口了至少價值700萬歐元的Ebike,并在海關申報文件上填寫了非Ebike的其他選項,企圖將這批貨物從波蘭走私進入歐盟,目的是減少跨境關稅。據EPPO估計,這批Ebike因走私入境,逃避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至少180萬歐元(約合1410萬元)。
預計走私Ebike逃避關稅180萬歐元 圖源:EPPO
走私逃稅、販假售假……可以看到,跨境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背后,不法行為也在滋生。不過,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從以上案例就可以看出,對于部分的不合規行為,各大市場已多有防范。
除了東南亞和歐盟,今年年初,印度標準局(BIS)也進一步完善了電商監管體系,聯手印度食品和消費者事務部制定了《電子商務——自治原則和指南》,要求對印度電商賣家進行徹底的檢查,以確保市場責任制和透明度,建立起更強有力的監管框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全球電商市場管理愈發嚴格,更多合規政策還將逐步出臺和落地,跨境賣家們要想做長久生意,必得順應電商合規的大趨勢,切莫翻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