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再次揮舞起關稅大棒,試圖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手段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然而,歷史與現實都表明,這種做法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一、關稅大棒下的經濟衰退陰影
自美國宣布這一關稅政策以來,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紛紛發出警告,高盛集團發布報告稱,美國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剛剛開始顯現,已實施的關稅政策將打擊美國經濟,并推高通脹,預計今后12個月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概率從20%上調至35%。瑞銀集團也表示,預計關稅政策將使美國CPI上漲2%,美國今年GDP增幅將低于1%,甚至可能在年內就出現衰退,其從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額將下降超過20%。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等也都紛紛下調對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德意志銀行更是警告關稅政策甚至可能引發美元危機。
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指出,濫施關稅將導致物價上漲,推高通脹率,民眾的消費動力將受到打擊,就業機會也將減少,這是美國歷史上對本國經濟的最大一次“自殘行為”。從現實情況來看,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副總裁喬納森·戈爾德表示,加征關稅只會增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美國消費者和小企業的信心都受到重大打擊。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也指出,加征關稅讓各種類型的美國企業感到“痛苦”,從服裝零售商到烘焙師,再到科技企業,都在艱難應對高關稅環境。
二、制造業重振無望
美國試圖通過加征關稅重振制造業,然而這一想法注定落空。美國制造業不振根源在于自身內部,并非外部因素。一方面,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約為10%,產業體系并不完整,難以憑自身力量建立起完整產業鏈。若對所有國家加征高額關稅,封閉自己,不僅無法重振制造業,反而會因無法獲取全球優質資源而降低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關稅必然推高美國物價水平,增加生產成本。無論是美國企業承擔關稅,還是中國等出口企業分擔部分關稅,最終都會導致美國物價上漲,增加工人成本,給企業帶來額外負擔,沖擊美國制造。此外,關稅還會增加美國的中間品成本,不利于下游產業發展,進一步削弱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三、國際孤立加劇
美國濫用關稅的行為也使其在國際上愈發孤立。其單方面加征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多邊貿易規則,引發眾多國家的強烈不滿與反制。中國等國家紛紛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加拿大對美國家禽養殖場和空調制造商加征關稅,歐洲打擊美國的鋼鐵廠和屠宰場。各國的反制措施使美國出口遭受重創,農產品等主要出口產品銷量大減,影響了美國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的就業,據《紐約時報》分析,受反制性關稅打擊的行業從業人員約有775萬人。同時,美國的這一行為也讓其曾經倡導的多邊主義形象受損,越來越多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降低,在國際經濟合作中尋求其他更穩定、公平的伙伴,美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被削弱。
四、歷史教訓殷鑒不遠
回顧歷史,1930年美國時任總統胡佛簽署了《斯穆特 – 霍利關稅法》,將關稅擴展至2萬多種進口商品,致使相關國家紛紛報復,幾年間,美歐貿易量銳減三分之二,全球貿易遭受重創,美國自身也陷入了更嚴重的大蕭條。如今,美國政府并沒有從這段慘痛的歷史中吸取教訓,再次走上了濫用關稅的錯誤道路。
美國當前濫用關稅的政策是短視且錯誤的。其不僅無法實現重振制造業、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反而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深淵,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加速其在全球經濟與政治格局中的衰落。美國政府應摒棄貿易保護主義,回歸理性,通過平等協商與合作來解決經濟問題,這才是維護美國自身利益與全球經濟穩定的正確路徑。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