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遇集體訴訟
像亞馬遜這樣用戶規模上億的電商巨頭,一旦被消費者集體指控,那想必也是相當大規模。
近日,美國西雅圖地方法官通過了一項集體訴訟認證令,這幾乎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集體訴訟,被告是亞馬遜,原告覆蓋約2.88億美國人。
亞馬遜遭遇集體訴訟?圖源:business wire
這是怎么一回事?原來,這項集體訴訟的核心指控內容是亞馬遜涉嫌壟斷市場,因為亞馬遜對第三方賣家收取過高的費用,同時限制了賣家在其他平臺以更低的價格銷售商品,導致更多成本被轉嫁給亞馬遜客戶,消費者須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商品。
根據這項指控,所有在2017年5月26日或之后,在亞馬遜上從第三方賣家處購買五件或以上實體新商品的美國消費者,都將被認定是受到亞馬遜壟斷壓迫的對象,也就是這項集體訴訟里的2.88億原告。
法院文件?圖源:storage.courtlistener
這項數據,由原告代表之一,經濟專家帕塔克博士利用亞馬遜提供的交易數據估算得出,其表示,“全美約有340億筆第三方交易和約3億消費者受到了亞馬遜壟斷行為的影響?!?/span>
對此,亞馬遜進行了否認回應,并對這項集體訴訟認證令提起上訴。亞馬遜的觀點認為,該集體訴訟規模太大,難以管理,且原告未能證明其被指控的行為具有廣泛影響。亞馬遜還表示,自2019年以來,公司未曾使用原告提出質疑的定價方案。
按照目前的進程,法院認證了這項集體訴訟,意味著該集體訴訟可以進入下一步審理流程。作為原告方,“氣憤”的消費者大概會力爭到底。而作為被告,一旦被認定指控成立,亞馬遜要面臨的處罰也可能是“載入史冊”的程度。從雙方訴求來看,這場大規模訴訟應該是會持續較長時間。
雖然規模是“有史以來”,但其實相同的指控內容早在2023年就被提出。當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聯合17個州檢察長組成的兩黨聯盟對亞馬遜提起了反競爭行為訴訟。
FTC指控亞馬遜壟斷市場 圖源:ftc.gov
除了集體訴訟里提到的,FTC指控亞馬遜要求Prime賣家使用官方配送服務的行為,不僅增加了賣家配送成本,還限制了賣家在其他渠道的發展,從而也損害了市場競爭秩序,以及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今年3月,FTC與亞馬遜在聯邦法院進行會談,繼續溝通該反壟斷案的細節內容。預計該案將于2026年10月開庭,雙方都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論據整理。而隨著案件進展持續深入,法院對亞馬遜市場地位和競爭行為的解讀,將成為判定該公司是否違反反壟斷法的重要因素。
二、難題待解
老實說,縱觀全球市場,像亞馬遜這樣的壟斷問題確有不少。無論在成熟還是新興市場,越是市場地位領先的平臺,越容易與壟斷“沾邊”。
去年6月,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本土最大電商平臺Coupang發起調查,指控其通過算法操縱搜索排名以提高其自有品牌(PB)產品的銷量,并對其處以罰款1682億韓元(約合8.61億人民幣)。委員會表示,雖然在應用端,消費者看到的是“客觀計算的排名”,但實際上平臺在暗地里操縱商品排名,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更破壞了競爭的公平性與正當性。
Coupang被罰款1682億韓元 圖源:biz.chosun
年底時,Coupang繼續被指控使用算法操縱商品排名,還受到了韓國檢察官的強制搜查。首爾地方檢察廳以涉嫌違反公平貿易法名義,對Coupang位于首爾松坡區的總部進行了一場搜查并扣押。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歐洲電商市場。今年2月,匈牙利競爭管理局(GVH)宣布對波蘭最大電商平臺Allegro展開調查,理由是GVH質疑Allegro可能在其網站和應用程序,用“最低價格保證”的促銷廣告欺騙了消費者。
匈牙利對Allegro展開調查 圖源:GVH
GVH指控Allegro提供的“價格保證系統”條款透明度不足,如該保證僅適用于20家網店,消費者收到的優惠券只能在特定付款方式下使用,而且這樣的信息只有在多次點擊或長時間滾動后才能找到。
雖然這只是審查,不是認定,其行為與壟斷看似無關,但這種不透明的態度,也可能反映出平臺自我強化的思想,讓消費者逐漸對這類行為脫敏,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出讓步。
而對平臺賣家來說,無論是促銷規則不透明,還是被操作商品排名,這一系列行為都可能給其帶來經營損失,讓其失去消費者的青睞,錯失實現業績增長的機會。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健康的。在此背景下,除了市場自發監督,相關機構及時出手,電商平臺自身也是時候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