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可擋。
1、拼多多出海一路狂飆,Temu連續三年蟬聯全球電商下載冠軍
拼多多的神話,正憑借著Temu在海外持續上演。
這幾年來,拼多多的發展態勢迅猛,讓人難以忽略。而拼多多的野心并不止于國內,海外版拼多多Temu勇闖海外市場,并多次奪得桂冠。
近日,Sensor Tower發布的《2025年購物季電商應用市場洞察》顯示,2025年1月至10月,Temu拿下全球電商應用下載榜與月活躍用戶增長榜雙料冠軍。

圖源:Sensor Tower應用表現觀察
截至2025年10月,Temu全球累計下載量突破12億,2025年8月全球月活躍用戶達到5.3億,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跨境電商領域的佼佼者。
而在2023年和2024年,Temu同樣奪得全球購物應用下載榜首。如此看來,Temu已經連續三年獲得此殊榮。同時,Temu在北美、拉美、中東、非洲、日韓等多個地區也蟬聯同類應用榜單冠軍。
Temu在海外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并且其商業版圖也在不斷擴大,正在持續拓展至更多的國家或地區。短短三年的時間,Temu就能成長至此。不得不說,出海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這也離不開Temu自身的努力。
推出之際,Temu就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尤其是美國。為了闖進海外市場,Temu可謂是狠狠地燒錢。一是利用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吸引海外消費者,二是拼命砸錢投廣告打開Temu的海外知名度。
低價是Temu的優勢,Temu以更低廉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品類的產品,讓消費者難以拒絕。而在價格優勢的支持下,Temu正逐步構建用戶心智。
據 Sensor Tower 援引英國數據機構 Cebr 的研究,英國家庭通過在 Temu 等直接出廠平臺購物,每年可節省高達 3000 英鎊的生活成本支出,這種高性價比吸引了大量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此外,Temu在營銷上也是接連出招。首先推出了洗腦廣告詞“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 ),其次砸錢投廣告讓Temu走進消費者的心里。
Temu曾在2023年豪擲1400萬美元連續兩次買下“美國春晚”超級碗的30秒廣告位。播出當晚 Temu 的下載量激增 45%,日活躍用戶增長 20%。
到了2024年,Temu又砸下1.5億元在“超級碗”做廣告。有舍才有得,廣告效果很好,Temu早已聲名遠揚。

圖源:Temu
這一系列的動作,帶動著Temu從美國走向歐洲市場,逐步拓展至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多個歐洲站點。按華創證券的預測,2024-2025年,美國和歐洲市場,將為Temu貢獻超過70%的GMV。
Temu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成功實踐,激勵著其去探索新的增長極。目前,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正成為Temu全球增長的新引擎,具體的應用下載量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
Sensor Tower 數據顯示,拉丁美洲是領頭羊,占Temu總下載量近三成;非洲市場崛起速度迅猛,下載量暴漲168%,帶來可觀新增用戶;巴西強勢飆升84%,登頂最大單一市場;尼日利亞激增84倍躍居全球第三。

圖源:Sensor Tower 應用表現洞察
Temu的狂飆,足以證明其在新興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和增長潛力。未來,Temu將大有作為,讓我們拭目以待。
2、靈活調整運營模式,Temu扎根全球市場
Temu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其中,Temu的運營模式就經歷了多重變遷。
發展初期,為了迅速搶奪市場,Temu采用的是省心省力的全托管模式,主要面向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
具體而言,平臺為賣家提供產品上架、物流、倉儲、售后服務等全方位服務,賣家僅需專注產品開發與營銷,無需分心運營瑣事。
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商家入行的門檻,為Temu吸引來大批的賣家。同時,因為競爭入駐平臺的商家過多,平臺在議價權上占主導,可進一步強化其低價優勢。
隨著Temu逐步深入海外市場,單一的全托管模式已無法滿足平臺和賣家的需求。
比如,全托管模式比較適用于輕小件商品,對于一些規格較大的商品而言,如若采用空運模式,成本優勢便不復存在;同時,海外國家關稅政策以及市場競爭情況的變化,讓平臺僅憑借全托管模式已難以順利開展業務。
為此,更靈活自主的半托管模式成為了Temu新的選擇。這種模式能在更大程度上發揮雙方的優勢,商家負責國內和海外倉儲、國際物流等,平臺負責完善商品詳情、比價、上架銷售及客服支持。

圖源:Temu
這種模式,能吸引更多貨在海外倉的商家入局,豐富平臺的品類;并且,海外倉直接發貨,能大大提升物流效率,增強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美國站點,Temu的半托管模式還有升級版本,即Y2 模式。該模式允許賣家直接從中國發貨至美國,無需提前在海外備貨,商品清關后,由Temu指定的物流商完成尾程派送。
該模式打破了依賴海外倉備貨的傳統模式,避免庫存積壓問題,但這對賣家的物流把控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當平臺規模越做越大,涉及的商家和品類越來越多,運輸成本以及全球貿易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讓平臺越來越重視本地履約服務。
為此,去年6月前后,Temu開始推進本地賣家計劃。“本地對本地” 的模式,可以縮短商品配送時間,降低物流成本,同時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截止目前,Temu已在其運營的30多個市場推出本地賣家計劃。前幾天,Temu還正式宣布向巴西本地賣家開放市場。

圖源:ecommercebrasil.com.br
目前,Temu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離不開其價格優勢。但Temu并不想將自己局限在低價標簽中,而是要探索更健康的平臺生態。
今年3月,Temu 推出了第三方平臺模式,允許商家自主選品、定價、運營店鋪、管理物流和售后,平臺僅從中收取交易傭金。該模式下,平臺將覆蓋高客單價品類,突破低價標簽限制,追求品牌化的發展。
從全托管、半托管到本地賣家計劃和第三方平臺,可以看到Temu從單一模式到多元生態的轉變。這種變化,是為了適應不同地區的市場環境以及多變的競爭態勢;同時,也為了吸引更多的賣家入駐平臺,豐富商品種類,提升平臺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運營模式,能幫助Temu構建起一個涵蓋低價與高價、效率與品質的全場景、多元化的平臺生態,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3、Temu的未來充滿變數
當前,Temu的發展勢頭依舊迅猛,但四周潛藏著的風險,也讓Temu不得不更加謹慎。
不可否認,Temu向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拓展,是為了尋求新的增長曲線。而其他影響因素,是Temu因為關稅和貿易壁壘,在北美和歐洲市場的發展受挫。雖然幾經調整發展態勢有所好轉,但難以回到高速增長期。
這就不得不給Temu敲響警鐘,畢竟是在海外市場發展,類似的情況不可避免。后續,Temu要及時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以采取相應的策略應對。
作為近幾年崛起的新玩家,Temu不僅要面對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還要和同樣出海的TikTok Shop、Shein等玩家競爭,壓力可不小。
亞馬遜作為老玩家,在全球市場中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完善的物流網和強大的品牌信任度,根基深厚。
面對Temu崛起的沖擊,亞馬遜上線了名為Amazon Haul的低價商店,還推出 了“低價商品免郵” 服務,直指Temu的核心市場。
TikTok Shop?憑借 “直播帶貨 + 算法推薦” 的組合拳,在社交電商領域發展迅猛,正在搶奪全球用戶的消費心智,在多個海外市場迎來爆發。
競爭市場是多變的,Temu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適應市場變化的過程不斷做出調整,以在殘酷的競技場中站穩腳跟,Temu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