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勺打包
在這個以情緒體驗為核心消費邏輯的時代,“情緒經濟”正突破傳統商業邊界,在競爭白熱化的跨境電商領域開辟出一片新藍海。
上個月初,TikTok 用戶 ReRe Gift 發布的一條沉浸式“盲勺”訂單打包視頻,意外掀起全網熱潮,目前該視頻播放量已經突破1580 萬次,收獲超 130 萬點贊,并且有近萬名網友在該條視頻的評論區留言表達了喜愛之情,可以說是一炮而紅。

盲勺打包視頻?圖源:TikTok
“盲勺”,看似是一種很少見的說法,但其實也很好理解,就和盲盒差不大多。據了解,ReRe Gift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博主,在其發布的視頻中,就是用一把勺子從裝滿彩色珠子的容器中隨機舀取若干顆,每顆珠子對應一種小物件,然后再從貨架上取出對應商品,整齊擺放入禮盒。
每顆珠子所代表的物品都不一樣,可能是可愛的文具、精致的配飾、萌趣貼紙或絨毛掛件,單價大部分都不太高,甚至是義烏小商場常見的品類,但一盲勺(約20件商品)+1個禮物的售價竟高達49.9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元),最貴的套餐則甚至高達295美元(約合人民幣2101元)。
同樣的東西,只是換了個“盲勺”的形式售賣,身價直接翻了好幾倍,讓人很難不心動。此外,ReRe Gift 近期還推出了萬圣節、圣誕節等節日限定款,富有節日氛圍的產品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

節日限定款?圖源:ReRe Gift
得益于這種模式新奇,整個過程充滿未知與期待,很多海外消費者十分感興趣。相關數據顯示,自今年7月?ReRe Gift?在TikTok發布第一條視頻至今,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收獲了百萬粉絲,這個漲粉速度可以說是相當快了。
而隨著該模式愈發火熱,在平臺上也涌現出了很多類似的視頻,目前TikTok上#packingorders?打包訂單的話題內容的播放量已經累計超192.34億次,相關視頻數量達230萬條,儼然成為跨境電商新的流量風口。

相關話題火熱?圖源:TikTok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熱度帶來的爆發力遠超預期,當前ReRe Gift 獨立站上所有的商品套餐均顯示缺貨狀態,為了確保每一個包裹的質量,賣家不得不臨時關閉店鋪。
2.情緒價值爆發
從本質上來看,這一模式的走紅還是源于對消費者情緒需求的精準捕捉——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對治愈感、儀式感、驚喜感的需求日益強烈,當情緒價值得到滿足,隨之產生的支付溢價讓許多消費者甘愿為其買單。
這種情緒價值的溢價效應,在跨境市場也不是首次出圈,時常有類似爆品破圈。此前就有一款情緒擺件,在TikTok美區走紅,一個月賣出了1.8萬件,躋身居家日用類目銷量TOP榜單,掀起跨境電商行業新興的情感消費潮流。
說起抓住消費者情感的品牌,Ban.do一定榜上有名,其產品設計有著許多積極向上情感元素,例如帶有勵志標語的筆記本,封面上印著諸如“Bebrave”“Yougotthis”等鼓舞人心的話語,讓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也收獲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Ban.do產品 圖源:Ban.do
說回“盲勺”,由于在海外過于火爆,甚至現在在國內也出現了不少類似的打包視頻,不少賣家都試圖復制它的成功。

國內盲勺打包?圖源:抖音
這條賽道看似一片藍海,但高熱度、高利潤的背后,暗藏著壓貨、運費、侵權等多重風險。
有賣家在社媒平臺上表示自己正在做盲勺生意,但十幾個視頻才出一單,在國際物流費用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很難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
更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可愛的文具、飾品、玩偶等商品多為熱門IP 周邊,若未獲得官方授權,極易遭遇平臺封號處罰,不僅可能導致店鋪下架,還可能面臨高額侵權賠償,前期投入全部付諸東流。
總的來說,幸運盲勺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的“體驗先行、商品附隨”邏輯,為跨境電商行業提供了重要的營銷啟示。
對賣家而言,想要在情緒經濟賽道長期立足,不能只停留在模仿打包形式上,而是要從根源搞懂“為什么這種模式會火?”“哪個環節踩準了消費者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打出差異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