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偵破多起走私案
隨著全球經濟聯動性的加強以及電商行業的加速發展,東南亞各大市場也有意加強對線上交易市場的監管,為當地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
近日,越南海關總局發布消息稱,2024年,海關當局共計偵破近18000起涉及走私、貿易欺詐和假冒商品的案件,查獲非法貨物總價值超過31.35萬億越南盾(約合12.3億美元)。與2023年相比,被偵破案件數量同比增加了12.5%,非法商品總價值同比飆升了151.3%。
越南偵破走私案件近1.8萬起 圖源:Viet Nam News
目前,越南海關部門已經起訴了其中27起案件,并將173起案件移送給了有關部門進行起訴。
針對越南境內走私商品泛濫的情況,越南海關總署解釋稱,這是因為走私和進口假冒商品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復雜,涉及不同的路線、模式、地區甚至網絡空間。此外,違法商品種類也比較繁雜,包括通過各種方式進入當地市場的國產和進口商品。
與此同時,越南海關部門指出,過去一年,利用電商平臺、社交網絡、郵政服務和快遞系統走私和交易假冒偽劣商品的非法行為有所增加。
有意思的是,就在海關總署信息發布這條信息不久之后,越南清化省警方又在一起嚴查行動中沒收了大量用于制造假冒骨關節止痛藥“Cao Tay Bac”成品的原材料和工具,包括超1000箱假冒商品、近1000張防偽郵票以及多種包裝設備。
又有大批假冒商品被查獲 圖源:qltt.vn
二、電商違規成共性問題
事實上,由于監管體系跟不上線上交易市場的發展,包括越南在內的多個東南亞電商市場早已發展成為不法賣家的福窩,類似的走私、貿易欺詐、假冒商品案件更是屢見不鮮。
以菲律賓電商市場為例,根據菲律賓海關局(BOC)最新發布的2024年年終報告,截至2024年12月,該部門共計查獲的違禁品價值超過了810億比索,對比2023年的432.9億比索幾乎增長了兩倍,其中包括沒有進口許可的電子產品、奢侈品、日用商品、各種假貨等等。
菲律賓查獲違禁品數量翻了一倍 圖源:saksingayon
從假冒偽劣產品,到違規侵權產品,東南亞電商市場亂成一鍋粥,可見加大推動電商市場合規化發展已經是勢在必行。
不久前,越南工貿部電子商務與數字經濟局局長Le Hoang Oanh就公開表示,2025年該局將繼續研究、起草和完善關于電商法律,其中的一項關鍵工程就是加強跨境電商管理,確保透明性和遵守法律。
Le Hoang Oanh 圖源:vietnam.vn
總而言之,嚴厲打擊假冒奢侈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市場監管者的義務和使命,當然,電商合規也需要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上賣家共同推進,只有通過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平臺監管、強化賣家自律,才能有效遏制違規商品的流通,共同營造健康的電商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