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慣改變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購物領域,AI正在深刻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近日,消費者研究平臺Attest發布了一項最新調查,該調查涵蓋了4000名具有代表性的美國消費者。數據顯示,近一半(49%)的美國消費者在研究購買時會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這一比例相比上一年增長了6個百分點。
49%美國消費者用AI做購買決策?圖源:chainstoreage
詳細來看,在所有AI工具中,ChatGPT是最受歡迎的生成式AI工具,占比為44%,其次是Google Gemini(31%)和Microsoft Copilot(Bing)(19%)。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AI技術能夠讓購物過程變得更加便捷高效。以前消費者想要在電商平臺上購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瀏覽商品頁面,但隨著智能助手的普及,消費者只需羅列出需求,AI助手就能在海量商品中篩選出相關商品,大大節省了消費者購物的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與AI使用度一起提升的,還有美國消費者對AI工具的信任度。調查顯示,45%的消費者信任AI聊天機器人或工具提供的信息,其中17%的受訪者甚至“完全”信任AI工具提供的信息。
對AI信任度提高 圖源:chainstoreage
可以發現,AI技術在消費者購物過程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一個工具。
2.席卷跨境圈
當變化發生時,當然要積極擁抱變化。面對AI帶來的購物趨勢變革,各大電商平臺、賣家也找準時機先后入場,加大對AI技術的投入和應用。
舉例來說,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在AI技術應用方面,就一直走在前列。例如其推出的AI購物助手Rufus,便能夠通過對話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和購物建議。
亞馬遜Rufus啟動頁面 圖源:about amazon
而“第一批吃螃蟹”的賣家,也通過AI技術獲益頗豐。
例如在2023年,義烏小商品市場剛剛上線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時,孫麗娟便果斷使用,通過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快速生成了多國語言的視頻和產品詳情頁,迅速拓寬了銷售渠道。
客戶專程來下單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孫麗娟開心地表示,“我覺得AI太好用了,很幸運,營業額一直在增加。”隨著AI的不斷發展,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AI技術,并把生意拓展到更多的海外市場去。
必須承認,AI技術對跨境電商賣家帶來了諸多利好:快速生成多語言版本的商品描述和營銷文案,解決了語言文化差異帶來的難題;數據分析能力可以幫賣家更好地了解市場趨勢,分析消費者行為;能夠7×24小時在線,隨時解答消費者的常見問題,提高客戶響應速度等。
總的來說,AI技術的突飛猛進,給各大平臺以及賣家按下了加速鍵。因此,跨境電商平臺、賣家都應該積極擁抱AI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服務水平,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