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海關公告,美東時間 2025 年 5 月 2 日凌晨 00:01 起(北京時間 2025 年 5 月 2 日中午 12:01),原產于中國大陸及中國香港的商品,包括通過國際郵政網絡寄往美國的價值低于 800 美元的國際郵政包裹,不再符合“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條件,即美國正式終止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

受此影響,一些國家的零售商近期調整甚至暫停了對美業務。一些電商平臺不得不因此重組物流體系,部分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超一倍,用戶普遍抱怨發貨延遲。還有外國品牌已停止向美國發貨,一些中小企業甚至選擇退出美國市場。

?? 對于通過UPS、DHL和FedEx等國際快遞,從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向美國發貨的商品,將征收 145% 的關稅,外加任何針對特定產品的額外關稅。
?? 對于通過美國郵政服務(USPS)寄送的商品,將征收 120% 的從價關稅,或每件包裹 100 美元的固定從量關稅。從6月1日起,固定從量關稅將升至 200 美元。
不合格貨件的小額豁免入境和清關申請將會被美國海關拒絕。
現在,購買從中國發貨的商品,美國消費者將面臨 130% 至 150% 的“進口費用”。這些費用比單件商品的價格還要高,使許多訂單的價格翻了一倍多。

同時,根據美國海關規定,中國輸美商品的賣家必須向美國海關提供更詳細的產品以及每個部件產地信息。
特別注意的是,美國海關規定,關稅征收是基于商品生產地而非發貨地。這一條直接把轉口或海外倉的通道直接堵死了。
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衛局(CBP)稱,超過 90% 的貨物進入美國時都享受免稅政策。該政策生效后,90% 以上的中國輸美包裹將徹底中斷。
中國電商巨頭Temu剛剛宣布,將停止通過其平臺直接向美國消費者銷售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此前鋪滿該網站的直接從中國發貨的商品,如今都被標注為缺貨。

英國美容產品零售商Space NK周三在一份通知中表示,該公司已暫停電商訂單和運往美國的運輸,以避免客戶的訂單被計入錯誤或額外費用。
總部位于溫哥華、銷售中國制造胸罩和內衣的Understance公司在Instagram上發帖告知客戶,由于關稅問題,該公司將不再向美國發貨。
美國電商平臺Etsy在本月初致賣家通知中寫道,由于關稅是基于商品生產地而非發貨地征收的,因此將簡化賣家說明產品原產國的流程。
英國服裝零售商Oh Polly董事總經理邁克?布蘭尼(Mike Branney)表示,該公司在美國的售價比其它市場上漲20%,由于關稅上調,可能不得不考慮進一步提價。

亞馬遜周二表示,在與白宮發生爭執之后,曾考慮在低于免稅額度的商品詳情頁上顯示關稅相關費用,但因特朗普的干預,后來放棄了這一計劃。
美國此次終止中國免稅政策,對中美兩國相關行業及全球貿易格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后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