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包免稅政策將取消
現如今,全球關稅壁壘持續收緊,跨境電商低成本紅利時代正加速終結。
日前,俄羅斯政府宣布,計劃自2027年起對跨境小包裹加征增值稅,逐步取消目前針對價值低于200歐元、重量低于31公斤小包裹的進口免稅政策。這一變化瞬間引起了廣大賣家的關注和討論。

俄羅斯計劃逐步取消免稅政策?圖源:Facebook
具體而言,根據已公布的調整路徑,俄羅斯將從2026年開始逐步降低跨境包裹免稅額:先由現行的200歐元降至100歐元,2027年進一步降至50歐元,并預計于2030年全面取消免稅門檻。
客觀來講,這一政策的出臺并非偶然,而是必然調整。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中國賣家借助200歐元免稅政策,通過“拼柜入境、拆分登記”的模式規避增值稅與關稅,形成價格優勢,同類商品售價比俄羅斯本土商家低50%-100%,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很多本土商家早就對中國跨境賣家“不滿”。
同時俄羅斯財政部還計劃道,自2027年起實施漸進式加稅方案:起始稅率為5%,2028年提高至10%,之后每年上調5個百分點,至2030年達到20%。即便目前享受免稅的商品,屆時也須預扣增值稅。

增值稅稅率逐步提高?圖源:forestshipping
關于這一變化,俄羅斯財政部表示此舉有三個有利點:一是為俄羅斯賣家和外國賣家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二是可以提高提高跨境貿易透明度;三是減少“灰色”進口和外國市場傾銷的數量。
2.大勢所趨
今年以來,全球跨境電商稅收政策迎來重大轉折。從美國、歐盟到智利,多個主要市場相繼取消低價值進口商品的免稅待遇,標志著運行多年的小額包裹免稅時代正式走向終結。
先來說說美國市場,今年9月,美國就正式宣布終止針對所有市場進口商品的“最低免稅限額”(de minimis exemption),從此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進入美國將不再享有關稅豁免特權。這一政策變化對依賴小額包裹貿易的跨境商家也帶來了直接影響。

美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政策取消?圖源:npr
歐盟的步伐同樣堅定:早在2023年,歐盟委員會就建議取消低價值進口商品的免稅政策。
今年7月,歐盟議會通過提案,決定取消現行的150歐元關稅豁免門檻。促使他們做出這一決定的背后,是驚人的數據增長——據歐盟委員會統計,2024年歐盟進口150歐元以下的包裹總量達46億件,較2023年增長一倍,相當于每天有1200萬個小額包裹依靠免稅優惠進入歐盟市場。
直到本月中旬,歐盟財長在經濟和財政事務理事會上正式同意,將于2028年3月起全面取消目前適用于150歐元以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政策。

歐盟宣布取消小額豁免政策?圖源:VAT Calc
再早些時候,智利國稅局(SII)也宣布,從10月25日起取消41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增值稅豁免,所有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境外商品需繳納19%的增值稅。

智利將對跨境電商征收增值稅?圖源:mundomaritimo.cl
這同樣不令人意外,數據顯示,去年價值不超過41美元的、通過快遞服務和智利郵政(Correos de Chile)進入智利的跨境包裹數量接近5000萬件,約占全年接收包裹總量的94%。由于這些包裹免稅,因此售價更低,這對本土零售商來說并不公平。
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政策變化,各大電商平臺已迅速采取行動。例如Shopee已發出通知,將對所有購買訂單代收增值稅,稅費將由買家承擔,前臺結算頁面將新增增值稅的支付項,稅收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

買家預繳增值稅示例?圖源:Facebook
對依賴價格優勢的賣家而言,稅收優惠的消失將削弱其競爭力,可能導致部分價格敏感客戶的流失。但長遠來看,這也促使行業向更規范的方向發展,推動賣家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品牌建設和價值創造。
總的來說,俄羅斯小包征稅對賣家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但也是意料之中。對于有志于長期經營的賣家而言,唯有積極適應新的稅收環境,加強產品力和品牌力建設,才能在日益規范的全球電商市場中贏得持續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