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門產品鏈接被刪
俗話說得好:“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做老板的,既要應對種種外在壓力,又要謹防一些員工“背刺”。
有消息顯示,近日,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檢察院成功辦理了一起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案件,還給電商市場一片清明。
具體來說,根據城陽區(qū)檢察院透露的信息,這起案件發(fā)生于2023年年末,起因是某電商公司的一位員工因對公司存在不滿選擇離職,但離職之后該員工并未善罷甘休,而是利用手中持有的公司賬戶信息,登錄公司網店后臺,將其中一個爆款商品的鏈接給徹底刪除。
前員工刪除商品鏈接惹出大禍 圖源:城陽檢報
如果只是簡單的商品鏈接被刪除,那么事情也不會鬧得那么大,但問題在于,這位離職員工刪除的鏈接可是該公司的營收“扛把子”。
2022年至2023年期間,該公司不惜花費上百萬重金打造并推廣了一款創(chuàng)新鞋襪除臭噴霧產品,并且放到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一直到案發(fā)前,該單品鏈接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已經達到13.8萬單,總銷售額達438萬元。
不難看出,如果沒出意外的話,該鏈接還將給這家電商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只因對公司不滿就要斷人家財路,這名員工也算是罪有應得。而這起案件的結局也是大快人心,涉事員工最終被法院判處兩年有期徒刑,這也是首起刪除網絡購物鏈接入刑案。
被告被處以兩年有期徒刑 圖源:城陽檢察
二、老板用人需謹慎
員工是企業(yè)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好的員工能帶動企業(yè)向上發(fā)展,而一個職業(yè)素養(yǎng)不過關的員工輕則影響團隊效率,重則損害公司聲譽和利益。因此,企業(yè)在招聘和培養(yǎng)人才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個鮮活的例子是,今年年初,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破獲了一起侵犯商業(yè)機密案件,犯罪嫌疑人吳某是國內某跨境公司家居家電部門的負責人,此人同時還和親戚合開了一家跨境公司。
在任期間,該負責人多次利用職務之便,將原跨境公司的商業(yè)機密透露給自家公司,甚至還私自盜取原公司的產品低價售賣,前前后后共謀利45萬人民幣。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吳某最終被處以罰款175萬,同時移交司法機關。
吳某抓罰款175萬元 圖源:深圳市場監(jiān)督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被在職員工“背刺”的事不只發(fā)生在電商圈,跨境貨運行業(yè)也出現過多起類似事件。
不久前,一貨代公司老板就對外曝光了一名前員工的身份信息,指責該員工在入職第二天就企圖竊取公司客戶資料和機密數據信息,結果被同事抓到現行。該老板猜測,這名被解雇的員工應該是受其他貨代同行的指使,目的是利用非法獲取的公司客戶資料和數據,報更低價來爭搶客戶,此行為顯然違背職業(yè)道德,且對企業(yè)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盜取公司資料被辭退 圖源:大貨代
總而言之,這一系列案例也給各跨境企業(yè)敲響了警鐘:在招募人才時必須嚴格把關,做好背景調查,確保選拔過程不留死角,以防引入害群之馬。而對于跨境企業(yè)的員工而言,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不合法的對待,不應沖動行事,還需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血淋淋的教訓,公司爆款產品鏈接被員工刪除,心血全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