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手機支架干到行業第一
不知從何時開始,“內卷”成為各個行業常常提起的一個詞。市場上一邊是憤恨無意義內卷的聲音,一邊是不斷發展的內卷現象,似乎買賣雙方都被迫卷入了一場不明所以的競爭。
于是當精力被內卷耗散,回報卻寥寥無幾時,抵御、逃脫“內卷”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而關于這個話題,有人還在摸索,有人已經闖出了門路。
來自湖北的田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手機支架這個細分市場,田文和他的團隊,深圳眾鑫通泰科技有限公司,靠著自主研發,嚴控渠道利潤,如今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

公司手機支架熱銷?圖源:1688
其中一個爆款磁吸支架,去年底上線,在國內賣幾十塊,出了海賣20多美金。當時,憑借超強吸附力和適配各種光面場景,這款支架火爆全網,在各大平臺都能月銷數萬件。
直到現在,這股熱度仍未散去,一年時間海內外銷量超過500萬。公司將手機支架業務獨立核算,通過各類渠道,光賣手機支架,公司年銷售額已超過8000萬元,其中海外市場占到大部分。

相似款在亞馬遜上熱銷?圖源:Amazon
回顧眾鑫通泰的發展史,手機支架其實并非其一眼切中的“黃金市場”。在此之前,田文干過DVD、CD機、功能機等各種電子行業,市場風口在哪,田文就去哪。但這種模式往往也伴隨著巨大風險,一旦風口轉變卻沒跟上,下注越多就可能虧得越多。
也正是差點被風口“反噬”的經歷,讓田文意識到只會追風口是做不了穩定生意,未來的出路還得靠主動把握。于是,眾鑫通泰開始設計自主產品。而轉機就出現在一次展會上,為了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公司把聯系方式印在手機支架上。一位年輕小伙看中了這個支架,前后為公司帶來幾十萬件訂單。?
這讓田文看到了手機支架的市場前景,也接觸到了電商帶來的新機會。在一番波折的探索后,田文帶著眾鑫通泰在B端市場站穩腳跟,靠著B端電商平臺,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如今,抱著做大做強的愿望,眾鑫通泰要繼續迎合市場需求,開發受歡迎的手機支架。預計今年,手機支架業務,銷售額能沖到2億元。
二、出海走自己的路
能從手機支架這樣競爭激烈的賽道脫穎而出,眾鑫通泰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因于其至始至終堅定的自主性。這一點,也非常符合當下的出海浪潮:用產品打開市場,用品牌穩住心智,其本質即是提升自主能力,把議價權握在自己手里。
在如今的出海賽道,市場頭部里已經能看到不少自主“玩家”,他們大多既做自主產品,也做自有品牌,把產品實力與品牌形象深度綁定,不僅收獲了單量,而且在消費群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比如從手電筒工廠轉型成跨境大賣的廣東傲雷科技(Olight)。2015年,傲雷正式啟動品牌出海,從零開始搭建獨立站。對傲雷來說,做品牌難的不是產品,而是渠道。為了把品牌順利做起來,在獨立站上線前,傲雷海外負責人特意飛到美國做市場調研,一步一步積累經驗。

Olight 產品 圖源:Olight
現在,傲雷獨立站月均訪問量已經達到百萬級別,其中直接流量占比過半,來自美國地區的訪問量占比近50%,其次是日本、法國、韓國和澳大利亞。這個數據,即便放在大眾品類,也很能打。

Olight獨立站訪問量 圖源:similar web
再比如,從智能家居行業起家的深圳臥安科技,2016年,臥安成立自主品牌SwitchBot,同年底,SwitchBot推出首款產品智能開關,這是一款能隨意安在燈座、咖啡機、門后等需要手動開關的地方,從而實現自動開關。

SwitchBot智能開關 圖源:popular mechanics
在此基礎上,SwitchBot又推出智能窗簾開關SwitchBot Curtain,這款產品在日本上市即打出爆款成績,在日本眾籌平臺Makuake籌得人民幣200多萬元,位列當時同類目眾籌記錄前三。據Statista數據,如今在日本智能家居市場,SwitchBot已占據28%的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SwitchBot日本智能家居市場份額第一 圖源:Statista
可以說,無論做什么品類,這些品牌都抓住了出海的關鍵議題。在價格戰持續蔓延的當下,產品品質與品牌內核已然成為新的競爭力焦點。
這并非夸大品牌的作用,而是提醒賣家:產品會隨著時間不斷迭代升級,但對品質始終如一的追求,對市場動態精準而敏銳的洞察,會構筑起品牌內核。而這個內核,恰恰是賣家在面對市場風云變幻時,依然能夠穩如泰山、保持穩健發展的核心所在。
